JBO竟博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江西体育加快赶超三年行动计划的起步之年。江西省体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关心指导下,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围绕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统筹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发展,大力夯实体育强省建设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江西体育的新篇章。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江西体育加快赶超三年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江西体育系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重点实施体育强省战略引领、全民健身服务优化、竞技体育改革突破、青少年体育强基提质、体育产业发展升级、体育文化品牌打造、重大项目谋划推进、政治生态优化净化这八大攻坚行动,全面完成江西体育加快赶超三年行动攻坚任务JBO竟博,大力夯实体育强省建设基础。
江西省体育局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学习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加强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
2023年,江西省体育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自觉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通过认真接受省委巡视,开展全面政治体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把稳政治方向、校对政治偏差、优化政治生态、狠抓问题整改,为江西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全面建设“四强”党支部,党建“三化”建设提质增效,开展“赣体先锋·五环示范”体育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举办系列专题读书班、培训班,教育全体党员干部坚定不移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024年江西体育系统进一步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上下联动、齐抓共治,共同维护江西体育系统的清风正气,重点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狠抓工作落实。第二,按照总局要求,深入开展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专项治理。第三,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专项整治,坚决铲除滋生不良风气的土壤,狠抓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第四,深入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加强党章党纪党规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江西省体育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体育民生实事,不断优化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人民群众对体育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去年,江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39.2%,增长0.7个百分点。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2.7%,增长0.3个百分点。全省体育公园53个,新增15个;新建多功能运动场34个、国球进社区项目点200个。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100%,行政村(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95.8%。补助免费低收费开放公共体育场馆235个,覆盖72个县区。实现省、市、县三级体育总会全覆盖。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2729个,新增117个。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12.7万人,新增2.7万人。推动省体育总会换届并成立党委,强化体育总会统筹协调和监督作用。全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对体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今年,江西省体育局多措并举继续提升人民群众对体育的获得感、满足感、认同感。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江西省全民健身条例》,探索建立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新体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二是完善政策制度体系。编制《江西省全民健身发展评估报告》《江西省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评价指标》;制定全民健身模范县(市、区)、模范乡镇创建管理办法。三是增加场地设施供给。建立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数据库;实施“5432”工程,全面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覆盖率;做好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开展体育场馆数字化改造试点;开展全民健身设施“五有阵地”建设试点,探索全民健身设施、赛事活动、健身组织、科学指导、文化宣传集中供给模式;大力开展“国球”“三大球”等进社区、进公园活动。四是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打造“运动赣鄱·活力江西”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总品牌;办好全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江西赛区)、全省社区运动会等重大赛事;办好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龙舟系列赛、马拉松系列赛等品牌赛事;制定江西省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标准,开展“十大品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十大特色创新品牌赛事活动”评选。五是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加强各级体育总会建设,推动县(市、区)体育总会建设乡镇(街道)基层工作站;完善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出台加强社体指导员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建设,常态化开展体质监测、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开展科学健身“六进”公益服务活动;开展“最美健身达人、最美健身家庭、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之星”等评选活动。
江西体育健儿奋勇拼搏,在国内外赛场上书写精彩人生,贡献青春力量,绽放荣誉之花,充分展现了赣鄱儿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风貌和开放自信、勇于超越的意志品质,极大地振奋了全省上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昂扬斗志。
去年,江西运动员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共夺得83金75银109铜。特别是在杭州亚运会上,7名运动员夺得11金1银2铜,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江西增添了光彩,得到全省人民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赞誉。合作共建“三大球”、霹雳舞、攀岩、艺术体操、击剑、激流回旋、滑冰、滑雪等项目的省队,填补了一批项目的空白。入选国家队、国青队运动员73人次,入选国家队运动员最高峰时有46人,创历史新高。9名教练员和科医人员入选国家队。召开全面加强江西省足协党的建设专题会议,提出足球改革“五大任务”,稳妥有序完成全省足球领域教育整顿任务。全省竞技体育改革迈出坚实步伐,体制机制逐步理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今年,江西体育将遵从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和项目制胜规律,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一根本标准,紧紧围绕备战打仗这个中心任务,从根本上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首先,以更大力度、下更大决心开展竞技体育改革试点,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发展活力。其次,推动奥运、全运一体化备战,坚决实现奥运、全运夺金目标。成立江西竞技体育一线二线三线贯通委员会,打通优秀人才成长输送通道,建立若干个江西竞技体育“冠军模型”。办好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等重大赛事。再次,拓展和优化项目布局,培育新兴体育项目。在“小、巧、水”项目基础上,深化交流合作,发展新兴项目,拓展新的增长点。争取到2025年全运会,江西参加的小项,从上届全运会的110多个增加到170个左右。按照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一般项目布局,实行动态管理和差异化扶持。围绕“五大任务”,不断探索“三大球”发展路径,着力提高省专业队综合实力,提高职业俱乐部竞争力。最后,全面落实“五个建队”“三员”和“三化”管理要求,锻造江西体育“铁军”。
江西省体育局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不断完善青少年健康促进体系、体育训练体系和体育竞赛体系,以体育之光塑强国一代,青少年体育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去年,江西积极筹建江西体育职业学院,改善省体校办学条件,做大做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阵地。修订并实施《江西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联合教育部门共同举办“奔跑吧·赣鄱少年”省级青少年赛事82项,参赛运动员超3万人次。对全省13所市级体校(训练单位)和73家单位开展实地评估。省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达48个,新增10个。全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达5.37万人,新增1.07万人。开展全国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导普及工作,参与人数3600余人。为1200名学生开展体质健康测试。举办全省竞训管理干部培训班。青少年体育发展基础更加扎实,体教融合持续深化,体育后备人才梯队逐步完善。
今年,江西继续以夯实基础、提升质量为目标,以体教融合为抓手,做大青少年业余训练基础,防范竞技体育人才断档危机,探索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是深入实施体育“一县一品”。规划好、实施好运动项目试点特色县(市、区)创建工作,从小学、中学和体校择优建立一贯制一条龙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新周期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选,评选出约300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一批“2025—2028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深化县级体育“一县一品”战略布局,大力推动武宁网球、定南足球、南康乒乓球和瑞昌羽毛球等区域体育品牌项目。二是深化体教融合,夯实学校体育基础。出台江西省学校设置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做好体育教练员招聘工作。完善退役运动员进学校任教练员的保障措施。抓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提高运动队文化教学水平。三是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青少年赛事体系。以省级青少年锦标赛为主体,百县系列运动会、冠军赛为支撑,各地选拔赛、单项比赛为补充,打造普及、提高、拔尖相结合,覆盖各年龄段、各层级的青少年竞赛体系。推动各市(县、区)常态化开展各类单项青少年赛事。积极引入“三大球”、基础大项和传统优势项目等青少年赛事落户,并不断优化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组织开展“奔跑吧·少年”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和冬夏令营等系列活动。加强国际青少年体育交流,学习借鉴体教融合和后备人才培养先进经验。研究出台省运会竞赛设项及规则改革方案。四是优化青少年体育业训体系,大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推动和鼓励各地发现和输送更多优秀体育苗子。持续拓展少儿体适能等新兴体育项目,进一步扩大选材面,做强优秀后备人才基础。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江西以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创新,体育产业要素不断聚集,业态更加丰富,主体更加多元,发展动能不断累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大余丫山、庐山西海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瑞金红区运动休闲旅游线路和于都新长征之旅旅游线路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中国铁人三项联赛暨全国冠军杯赛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婺源县、崇义县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评定省级体育产业基地49个,省级示范健身步道38条。建设江西省体育运营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和赣服通“体育专区”,搭建全省体育大数据框架,推动江西数字体育跨越式发展。据初步估算,2023年度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1800亿元,增加值596亿元,均同比增长7.1%。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993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215元,同比分别增长8.2%、9.3%。全省体育产业单位3.5万家,同比增长7%。
今年,江西省体育局仍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拉动体育消费,深化融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整合产业资源,做大产业平台。举办第二届江西省体育产业发展大会和首届体育产业体育用品博览会,创办江西省体育消费节和江西省户外运动节,搭建多元市场供需对接平台。二是激活赛事经济,增添发展动能。以体育赛事推动文化、旅游、商贸、农业等融合发展,做好“体育+”融合文章。引进一批国内外品牌赛事和职业赛事落户江西,持续打造本土品牌赛事活动,力争体育赛事活动拉动消费突破100亿元。三是扩大体育消费,丰富业态场景。开发攀岩、露营、户外拓展、低空飞行、滑雪等健身休闲运动项目,延伸新兴消费热点,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精品景区和体育旅游目的地。遴选全省十大户外运动好去处、十大“酷玩”体育项目和十大网红体育消费场景。四是壮大产业品牌,强化示范引领。鼓励有条件的地市争创第二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开展户外运动产业生态圈试点建设,探索“户外运动+”产业新模式。争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1个JBO竟博、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7项,创建省级体育产业基地7个。五是加快数字体育跨越式发展。制定并实施《江西省数字体育发展规划》。打造“运动赣鄱·活力江西”公共体育数字服务平台。建设江西体育大数据中心,打造江西体育数据库,建立11个重点子数据库和63个数据库应用,建设一批数字体育重点示范场景。
江西网球公开赛、南昌马拉松、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南昌国际龙舟赛、“奔跑吧·赣鄱少年”系列赛、“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江西共举办县级以上各类赛事活动4098项,参与人数1000万人次。不论是竞技体育赛事还是群众体育赛事,不论是国际赛事还是全国赛事,不论是综合赛事还是单项比赛,江西体育赛事精彩纷呈,覆盖全龄,不仅引领了运动新风尚,还有效促进了体育消费,拉动了体育产业发展,形成全省上下参与体育健身的浓厚氛围。
江西省体育局坚持守正创新,统筹科学谋划,加强阵地建设,努力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增强江西体育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着力推动江西体育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去年,成立江西体育融媒体中心,开设“江西体育”视频号,完善江西体育立体宣传架构,常态化开展体育文化宣传。亚运会期间,推出综述、快报、侧记等62篇,阅读量11.3万次;短视频17则,播放量238万次。开展“全民健身日”“体育宣传周”等体育文化传播活动,大力宣传“最美健身达人”“最美健身家庭”“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先进事迹。江西体育文化宣传阵地不断拓展,渠道更加丰富,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树立了江西体育的新形象。
今年,江西省体育局将深入研究和挖掘红色体育文化,擦亮江西体育文化品牌,树立江西体育特色形象,不断扩大江西体育影响力。
一方面,整合媒体资源,扩大宣传效果。深化和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合作,做强体育宣传主阵地。开展首届“江西体育十大新闻”评选,举办首届江西体育短视频大赛和新中国成立75周年江西体育摄影大赛。成立江西体育宣传文化工作者协会。另一方面,加强选题策划,做好重大主题性、战略性宣传。全方位做好巴黎奥运会江西运动员备战参赛的宣传报道。聚焦品牌赛事、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试点示范,讲好江西体育“赶超”故事,传播最美江西声音。再一方面,深入挖掘推介,培育江西体育文化。成立红色体育文化研究院,提高江西体育文化软实力。筹建江西体育博物馆,全面搜集整理江西体育珍贵史料。加强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征集和保护江西优秀运动项目文化素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西体育对外开放已打开了新局面:国家皮划艇队、国家摔跤青年队、国家羽毛球青年队、国家体操队等来赣转训;和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手球协会、北京体育大学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瑞士、丹麦、芬兰、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加强体育交流……有力拓展了江西体育对外开放的新空间,激发以开放促发展的新动能。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江西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小平表示,江西省体育局将以顽强拼搏的姿态、一往无前的勇气、不胜不休的决心,把加快推动江西体育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大力夯实体育强省建设基础作为中心任务,全面开启体育强省建设新征程,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作出更多江西贡献。(转自3月11日《中国体育报》07版)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