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O竟博早报讯 整个行程预计花费人民币共6万元,是北京一所大学二年级学生杨涵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的花销。
“这是学校组织的海外夏令营,当时有几百人报名参加,最后成行的30人是经过英语考试选拔出来的。”杨涵告诉记者,虽然价格不菲,但此次活动在学生中确实十分“抢手”。
一边是高于普通旅游几倍的价格,一边是学生以及家长的趋之若鹜,国际游学市场这块大蛋糕,引来越来越多人的垂涎。而韩亚航空失事致两名中国花季少女罹难后,也将人们对海外夏令营的质疑推向风口浪尖。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的暑期项目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给高智商青少年提供的项目是最受中国家长欢迎的。它在美国和中国香港有24个暑期项目网点,今年全球有9500个学生参与,其中537位来自香港,319位来自中国内地。
中国某知名外语培训机构的网上介绍,也证实了海外夏令营的火爆状况。该机构称,其海外冬夏令营已经覆盖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全球四大洲的22个国家和地区,精心打造了近百条主题线路。
尽管这些海外夏令营价格不菲,从数千至几万美元不等,但随着近年就读美国高中的中国学生增多,海外夏令营的招生愈见火爆,且呈现出愈来愈低龄化的趋势。
海外夏令营主体为8-23岁大中小学生。主要卖点之一就是“通往世界知名学府的一张门票”。而中国学生对暑期活动越来越感兴趣,也给西方学校带来了实惠,使它们在假期着实赚上一笔。据一家费城郊外夏令营的经营者说,每年暑假会有大批中国学生参加夏令营,约占夏令营总人数的四分之三。
国际教育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至2012学年,有近20万中国留学生持学生签证在美国学习。数据显示,留学生为美国经济的贡献每年超过200亿美元,其中,中国留学生直接提供了超过44亿美元的收入。此间媒体更形象地解读:一个中国留学生养活了一个美国家庭。
“现在那些所谓的 游学夏令营 ,纯粹就是学校和那些游学机构合伙做的一门旅游生意,我家孩子前年也参加过,3万多块的费用,说是 游学 ,到达美国后带团的都是赚外快的留学生,组织者和夏令营营员要去参观的美国大学也并没有任何互动和协议,就是让导游带着孩子去美国院校溜达溜达。”对于自己关于海外游学的评价,北京市民张亚萍并不觉得极端。
在张亚萍看来,此次韩亚飞机失事并不是业内人士口中所谓的“个案”,而是属于“所有的偶然都会成为必然”。
对于张亚萍等家长对海外游学的反感,曾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从事国际游学项目、目前独立开办公司承办部分国际游学业务的业内人士张震认为,这是近年来海外游学市场过快扩张带来的恶果。
“海外游学目前可以说是得到了家长以及学生的追捧。”张震说,“现在海外游学市场成倍增长,同时海外游学已经从一线、二线城市向三四线甚至是经济富裕的县级城市蔓延,也就是说已经向中小城市扩张了。”
据张震介绍,目前海外游学主要有4种操作模式:首先是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这些机构一般都是由于其他业务产生的学生,称之为“散客”;其次,是以学校为载体,由中介机构组织承办夏令营的相关活动,此次韩亚航空事件中的来自浙江以及山西太原的两个夏令营就是这种模式;第三种是学校自己组织的夏令营,这种学校在境外能力比较强,能够直接通过学校外事办与境外中学甚至是大学取得联系进行夏令营的组织安排;第四种,是依托中外学校的友好关系,进行互访形式的海外游学活动。
“据我了解,目前通过市面上广告宣传的教育培训机构主导的海外游学模式,是现在最为普遍的操作手段。”张震告诉记者,另一个主打手段就是教育培训机构或者旅行社和学校合作,“此类培训机构一般没有特别大的品牌知名度,一般都会选择走渠道,也就是和学校合作,招生的主导权更多掌握在学校手中。”
而过分“依赖”学校的招生方式,导致了海外游学经营过程中潜规则的出现。国内某大型留学机构负责人曾透露说,如果学校参与其中,则存在两种操作方式:一是学校教师会有一定的现金回馈;二是每10个人左右报名,机构就会提供一个老师免费出游的名额。
“一个老师需要两三万,这些钱需要孩子分摊,中介机构还要赚钱,这也是出国游学费用为何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张震坦言。
“海外游学,是一个门槛比较低的行业。”从事留学、海外务工中介工作十余年的北京业内人士赵鹏向记者透露,基本上有办理出入境资质的公司都可以做,那些没有资质的公司也通过合作等形式开展业务。实际上只要注册成立一家公司,搞到生源,就可以把游学项目做起来。
“由于缺乏监管和标准化,很多机构在收费标准方面也显得很模糊,在住宿、吃饭、用车和师生配比等方面有很大的操作空间,甚至很多机构还人为地设立了消费陷阱。”赵鹏说。
在采访中,不少民众向记者提出质疑,浙江江山中学30个人花费近百万元,坐的却是最便宜的飞机,接下来会住什么样的旅馆?能学到什么东西?又有多少钱进了学校的腰包?
“现在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纷纷做海外游学,还不是因为看上了里面利润大。”张亚萍直言。
“不过,一些社会上商业性营利性夏令营不在教育部门的监管范围内。”张震说,“其实何为 营利 ,目前界限还是很模糊的,可以说存在监管盲区。监管和行业标准的缺失,也导致了学生在遭遇游学陷阱时维权困难。”
对此,旅行社业内人士张海介绍说,很多游学团主办方是教育培训机构,往往不受旅游业管理条例制约,操作不够规范。行程模糊、成本不清,不仅给牟取暴利创造了空间,更导致纠纷发生后难以追责。
张震同时向记者强调说,随着游学市场的扩张,有必要针对这个行业制定行为规范和条例细则等。“这种规范条例应该起到引导作用,比如在境外活动期间进行安全质量把控的时候,作为主办方的教育培训机构或者学校应该制定更加细致化、体系化的规定。”
“回忆几日来所发生的一切,我开始质问自己:这几天我都得到了什么呢?是英语水平的提高吗?是对美国民情的了解吗?还是对艺术的认知加深呢?都不是。我不是毫无所获JBO竟博,我有了前进的动力……”一位刚刚结束美国夏令营中学生在网上感言。
对于名目繁多的海外夏令营,也许各个中国家庭和学生的体验不尽相同。但是,两名花季少女殒落旧金山,以及“镀金”还是“烧钱”的争议,确实值得人们省思,掂量掂量。